找到相关内容286篇,用时9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周叔迦:说戒

    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这是与八戒的前五项一样。但是八戒是的清净,五戒是尽凡夫的心力而已。即如淫戒,在八戒之中制一切淫,在五戒之中只禁夫妻以外的邪淫。所以八戒只一日一夜,五戒是尽一生的。 ...之中应当以为标准,极力的生活,读经修道。所以戒文中说“如不杀生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杀生”等。在古时印度在家佛教徒都如此。中国汉、晋时候也如此。不持八戒便不能算正式的在家...

    周叔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0268022.html
  • 潘宗光:出世心·入世事

    佛教,大都会响应:“我还没老到的年纪。”其实自佛教东传中国至今二千多年,佛教已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,例如为了佛典翻译而创造了不少中文字,禅宗公案中的许多用语,成为现代人的&...在办公室内利用空暇时间,上网阅读经典,聆听梵呗。随时随地亲近三宝,为自己的心灵充电和增值。 ,可说是人生中最好回报的投资,所以,推动佛教,应将注意力集中在青年一辈为起点,为他们制造有利环境接触和...

    潘宗光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473258.html
  • 人若不懂得孝顺父母,持什么戒都是假的

    人打着佛教的招牌,成天搞一些自己的利益。这样没有必要!你,就要如理如实地学,最好不要依靠佛法而堕入地狱。堕地狱的因,外面的社会上比比皆是,不需要用这种方式! 念此佛号,能断一切欲.(包括色) ... 人若不懂得孝顺父母,持什么戒都是假的 净空法师·答香港参同修之三十四。 问:他说何谓孝名为戒? 答:这是戒经上的说的,说什么是戒?孝顺父母就是戒,换句话说,持戒的中心,精神的中心就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1975768.html
  • 广钦老和尚对居士的开示

    天天都在打名利的妄想,像沈在迷梦中不知醒一样,这样,了生死,就不是那么容易了。” 某居土说:“所以我就想早点把担子卸下来,专心走这条路。” 老和尚说:“话是这么说,你还是有所挂碍,你仍是...既然晓得、拜佛,也会供、供法、供僧,这也是过去有种善根,了更应知道来拥护佛法。居士在家学,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日常生活,这是免不了的,但是我们要知所节度,食但饱腹,衣足御寒,一切能过得去就好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1076131.html
  • 慈悲的生活

    ,是值得放鞭炮的事情。如果给你一年,是做对自己生命有意义的呢,还是有害的呢?所以为什么。 我们其实跟的距离是很远的,说有十万亿佛土的距离啊。虽然不可否认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,这是理论上的。...出一个人啊要有理智的生命。情感的那种冲动未必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。 所以做人为什么就是理智的状态,慈悲的胸怀,把情感变成慈悲,处理事物以理智,所以我们中国人讲一句叫“通情达理!”通情,就是内心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3576534.html
  • 诸恶莫做、众善奉行、净化身心

    就是妄想,是求,是贪,我们从根本上改掉这些习气。打坐、念佛,祇是的外相。如果没有平时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福德,即使打坐时能入定,可是一做事老毛病又犯了。从根本上改掉旧习气,那么我们就从根本做起...著相为禅,内心不乱为定。”一个人能做到于内安宁坦然,于外无牵无挂,这就是禅,这就是定。因此,我们修行,改变俗世旧习气,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做起,就是从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做起。这是的正道、...

    德浩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1785448.html
  • 花莲举办青年佛学论坛 为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

    论点,直接重点切入主题,给予建言,“比较希望看到文章研究张力,义理出来。慈善引入佛门,并不是只修福,而是的慈悲与智慧。可深入辩证,再多加深入研究。”研究生频频点头,虚心受教。   第二场论坛...为“佛教的现代意义:人间佛教的实践”,主持人由慈济大学人类发展系许木柱院长担任。首先由慈济大学郑凯文同学发表《慈悲济世:佛教社会福利事业之思想与实践─以中国中古佛教组织与现代台湾佛教慈济为例》;香港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台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8/15392888034.html
  • 净空法师答:为什么有的人念佛不能往生?

    什么样的缘分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念佛人随缘度日,认清自己的目标方向,这个世间是非人我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一定要放下。帮助一切众生的事应当做,但是做了之后不能挂在心上,挂在心上就错了,就会造成障碍。菩萨度化众生,一定要三轮体空,事情认真做,做得好,做到尽善尽美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这个作法就对了,就没有障碍,那真的是福慧双修。不肯帮助别人,你是修慧不修福,没有福报,你跟众生没有缘分。跟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9241494803.html
  • 的方便与究竟

    不是为长相、钱财,结婚后就不要二心,共建好家庭。修行也是认清佛法的确是我的,是一生不可缺少的,然后就决心投入,不起二心,如此才有相融的认同,否则佛法与生命两不相干,那不是真。   佛法又称&...曾自我肯定的观念。我们就是因为思考方式、行为习惯有问题才,但个人的观念却往往否定了佛法中高深的部分。之所以高深是因其难以用我们的逻辑推理,或不合我们的逻辑,结果佛法本破解众生谬见,反被谬见否定...

    詹桐妹

    |方便|究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334281580.html
  • 依师应从依僧起——上师荟供的意义

    听见“宗”——也就是该怎么搞,他马上就能很强烈的警愓自己:“我这样去搞!”例如佛世的时候,有人一听见名就汗毛直竖、眼泪直流,一心仰望去见佛、。但是这种人绝对是少数,我们一天到晚念佛,却念得直打瞌睡,这是条件不够。而次一等人只有“宗”不够,还要有“因”——为什么?了解了这个原因后,就会强而有力的策励自己。不过,对我而言,有“因”好像也不够,还需要靠“喻”——一些强烈且实际的例子。《...

    日常法师

    |日常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754384237.html